末松地區內已發現大量遺跡,最具代表性的是古代大寺院遺跡──末松廢寺遺跡。本地區位於手取川沖積扇的較高處(海拔35〜40公尺)。由於沖積扇的特徵為乾燥地面下的大量石塊,末松地區在7世紀前難以開發水田。直到7世紀時,此地終於開墾水田。也因此,本地區目前未發現在7世紀以前長期存在的遺跡。不過在7世紀以後,大規模的灌溉工程技術使開墾水田成為可能,此地發現了8〜12世紀左右的各個大型聚落。 在末松古墳方面,可在大兄八幡神社內確認到墳丘的痕跡,雖然古墳主體已被破壞,但可推測墳丘的規模約為20公尺左右。從附近上林古墳及田地古墳的考古調查結果來看,可推論此古墳的建造時間應為自7世紀前半至中期。在那一帶有許多有「塚」的地名,代表古墳曾經存在,雖然大多已被夷平,但可推測末松地區應為當時的中心。 據說末松地區曾留存過13世紀以後的寺院及宅邸遺跡。 在曾稱為「寺垣內」的荒地上,據說直到19世紀後半為止都還留有土牆的遺跡。法福寺遺跡位於現今的末松2丁目。 一般認為,大館遺跡位於聚落西側的原野,大館氏過去居住於此,在加賀一向一揆中隸屬於一揆方,掌有實權,聲名遠播於當時的都城(京都)。
末松地區內已發現大量遺跡,最具代表性的是古代大寺院遺跡──末松廢寺遺跡。本地區位於手取川沖積扇的較高處(海拔35〜40公尺)。由於沖積扇的特徵為乾燥地面下的大量石塊,末松地區在7世紀前難以開發水田。直到7世紀時,此地終於開墾水田。也因此,本地區目前未發現在7世紀以前長期存在的遺跡。不過在7世紀以後,大規模的灌溉工程技術使開墾水田成為可能,此地發現了8〜12世紀左右的各個大型聚落。
在末松古墳方面,可在大兄八幡神社內確認到墳丘的痕跡,雖然古墳主體已被破壞,但可推測墳丘的規模約為20公尺左右。從附近上林古墳及田地古墳的考古調查結果來看,可推論此古墳的建造時間應為自7世紀前半至中期。在那一帶有許多有「塚」的地名,代表古墳曾經存在,雖然大多已被夷平,但可推測末松地區應為當時的中心。
據說末松地區曾留存過13世紀以後的寺院及宅邸遺跡。
在曾稱為「寺垣內」的荒地上,據說直到19世紀後半為止都還留有土牆的遺跡。法福寺遺跡位於現今的末松2丁目。
一般認為,大館遺跡位於聚落西側的原野,大館氏過去居住於此,在加賀一向一揆中隸屬於一揆方,掌有實權,聲名遠播於當時的都城(京都)。